春分破晓,万物竞发。2025年3月21日至22日,狄邦全国学术校长会议在深圳外国语学校隆重召开。
狄邦教育集团总裁张博文先生携狄邦高中国际课程项目管理层、各学科质量管理团队,以及来自全国二十多所知名中学的学术校长齐聚鹏城,与深圳外国语学校(集团)党委书记、深外高中园联合党委书记何石明,深圳外国语学校(集团)党委副书记、校长范永泉,深圳外国语学校(集团)党委委员副校长 黎勇,深圳外国语学校(集团)国际书院主任龚文婷等学校领导共同庆祝深圳外国语学校国际书院创办十五周年。
本次会议聚焦国际课程在课程建设、教学管理、学生发展等方面的实践探索,项目团队就高潜学生的培养、提升管理者领导力、AI赋能未来教育等多项议题展开广泛而深入的研讨。
01 共忆往昔,共话未来
深圳外国语学校国际书院创办十五周年
上午九点,会议在热烈的氛围中拉开帷幕。深圳外国语学校(集团)党委书记何石明先生致欢迎辞,对各位嘉宾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同行十五载初心如磐,自2009年举办国际高中课程项目全国学术校长会议以来,校际协作不断深化,深圳外国语学校与狄邦教育共同见证了国际教育本土化的创新实践,持续推动课程融合与质量提升。
今年深圳外国语学校将迎来建校三十五周年。站在AI革命重塑教育形态的历史节点,何书记强调,教育工作者既要守护教育的本质——在算法时代更需强化批判性思维与人文精神的培养;又要拥抱技术创新——利用智能系统实现教学效能倍增。
展望未来,深圳外国语学校将一如既往与狄邦教育紧密合作,共同探索AI赋能的教学质量监测体系、打造跨国界虚拟学习社区、革新海外大学申请支持系统,深圳外国语学校愿与各兄弟学校共建共享教育资源库,培育出兼具全球视野与深厚文化底蕴的新时代人才。
狄邦教育集团总裁张博文先生随后致辞,他对深圳外国语学校作为东道主举办本次会议表示感谢,并特别感谢何书记及校领导对狄邦长期以来的支持与信任。
张总回顾了狄邦进入国际教育领域的初衷与历程。2003年狄邦成为剑桥大学考试委员会附属中心;2004年与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合作,创办了首个在中国公立中学备案的国际课程中心,开创了中外合作办学的先河。二十多年来,国际课程项目已成为狄邦最成熟、最核心的业务,建立了涵盖学术管理、国际教师招聘与管理、大学升学指导及职业规划在内,成熟的国际课程管理模式,为中国基础教育国际化探索提供了重要实践范例。
深圳外国语学校作为狄邦最重要的合作伙伴之一,十五年携手共进,荣誉墙上的世界名校录取榜单,正是学校与狄邦共同书写的育人答卷。面向未来,张总介绍了狄邦两年前开始筹备的“巅峰计划”,通过构建高潜学生个性化培养模型,整合国内外优质教育资源,为学生提供量身定制高度个性化的培养方案。深圳外国语学校作为“巅峰计划”的试点学校,期待在学校领导的支持引领下,以”敢为天下先”的深圳精神,共同绘制国际教育的新蓝图。
深圳外国语学校国际书院学术校长Kenneth Su先生表示:学校与狄邦的关系建立在共同的教育愿景基础上,“巅峰计划”整合了双方优势,将严格的学术训练与创新的教学方法相结合,短短两年就取得了阶段性成就,99%的学生国际考试平均成绩超过了全球均数。他坚信深圳外国语学校国际书院不仅能够应对当下的挑战,更将引领教育创新的浪潮。
02 赋能引领,融合创新
高中国际课程项目全国学术校长会议
会议期间,深圳外国语学校学生代表邱紫柔和尚品彤同学为与会嘉宾带来了小提琴独奏《梁祝》与“敦煌飞天”,悠扬婉转的琴声,轻盈曼妙的舞姿,展现了中华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学生志愿者还热情引导嘉宾们漫步校园,详细介绍了学校的办学历史、教学特色以及校园文化。
Session 1
进入主会议阶段,深圳外国语国际书院学术校长Kenneth Su先生以“Above and Beyond”为主题,分享了“巅峰计划”在学校的探索与实践,详细介绍了“巅峰计划”的课程规划与课时安排,并阐释了课程设计背后的逻辑与理念。
他表示,“巅峰计划”不仅注重AP课程的广度与灵活性,加强对人文学科的关注,更打破单一课程局限,巧妙融合A-Level课程的体系性与学术深度,增开A2和AS课程,为学生提供更加多元化、个性化的学习路径。与会校长围绕课程设置、教学实施、学生反馈等方面展开了热烈讨论,研讨“巅峰计划”的进一步落地实行。
Session 2
与会校长们依据A-Level、IB和AP课程的不同特质,分组讨论,针对各课程在教学实施中面临的学术挑战进行针对性分析,并结合各自中心的实际情况,共同探讨解决方案。
高中国际课程项目副总监Mark Avery与学术质量管理团队特别分享了包括IGCSE在内的课程内容与大学申请要求之间的衔接策略,为与会校长们提供了宝贵的经验。此外,他还详细解析了国际大考的各项安排和注意事项,并表示将与团队一起,全力为各中心提供全面的后备支持,确保考试顺利进行。
Session 3
高中国际课程项目副总监Leo McArdle以“关键对话”为题,探讨了如何在课程中心营造开放、高效的沟通文化。他分享了搭建关键对话的12个步骤,包括用心营造氛围、构建安全环境、陈述客观事实、开展开放式谈话、认真倾听意见、寻找共同之处、澄清内心感受、合理提出问题、避免相互责怪、探索不同观点、推动付诸行动以及跟进落实情况。
Leo还引入了STATE沟通模型,以便与会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关键对话”的技巧:
▫ S(Share facts):分享事实依据。
▫ T(Tell your story):表达自身感受。
▫ A(Ask for other’s paths):询问对方想法。
▫ T(Talk tentatively):进行开放性交流。
▫ E(Encourage):给予积极鼓励。
在互动环节中,Leo引导与会者通过自我解读和角色扮演,三人一组模拟不同沟通场景,运用STATE模型进行实践演练,并相互交流反馈,为实际工作中的沟通难题提供了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
Session 4
高中国际课程项目教育总监Stephen Fulton与学术校长们共同分析了未来教育的发展趋势,聚焦不可预知的未来,研讨如何更好地规划以应对挑战。
与会校长们按年龄分组,围绕各自的教学工作经历讨论交流。Stephen提出“不预见未来就无法超越未来”,引导校长们深入探讨时代变化对教育的影响,分析当前教育趋势的特点及其背后的深层原因,探讨当代学生的优势与面临的挑战。Stephen强调,为帮助学生更好地应对未来,教学必须突破课堂与教学大纲的限制,将学习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鼓励他们勇于探索、敢于创新,为学生迎接未知挑战奠定坚实基础。
Session 5
翌日,高中国际课程项目教育总监Stephen Fulton以“领导风格”为主题,开启了深入互动的领导力探索之旅。
校长们分为若干小组,通过“驱动测评”引导大家挖掘自身的领导风格。根据测评结果,校长们进行了交叉提问,并找到与自己领导风格相似的同伴。Stephen指出,个人的领导风格是不容易改变的,关键在于如何发挥领导力,有效带领团队成员实现目标。
Session 6
会议的最后,进入集团与学校事务更新环节。学术质量管理团队的各学科经理分别介绍了狄邦举办及参与的各类学科竞赛情况,分享了各中心师生在竞赛中的表现,展示了高中国际课程项目团队在推动学术卓越方面的努力与成果。
学科经理号召各学校积极组织学生参与竞赛,鼓励学生挑战自我、拓展视野。通过竞赛平台,为未来的发展及升学提升竞争力。
此次会议,不仅是庆祝深圳外国语学校国际书院创办十五周年,更是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对国际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展望与规划。
高中国际课程项目团队,以深厚的专业积淀和开阔的国际视野,为狄邦的国际高中课程项目注入深厚的学术基因和跨文化思维;与会校长们思想碰撞、凝聚共识,为新一年的发展注入了新鲜活力。
未来已来,唯变不变。让我们共同期待,在全体教育同仁的共同努力下,狄邦高中国际课程项目能够乘风破浪,在国际教育的浪潮中稳健前行。